來訪者問:
心之愛咨詢師答:
1、不越界要對規則和邊界有清晰而穩定的認知。
邊界的確定建立在對孩子心智發展,和孩子先天氣質的深刻理解之上。例如,給兒童的邊界和青少年就有很大區別,給氣質敏感內斂和氣質外放頑皮的孩子的邊界就有很大區別。不過,也有共同點,那就是,父母要善于察覺孩子和同理孩子的情感,孩子需求的滿足不能以剝奪他人的需求為前提,提高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同時發展出和年齡階段相適應的能力。這都要把教育的整體策略和孩子的個性結合在一起。
2、對孩子的管教有個基本的原則,就是接納和理解孩子不合理需求引發的情緒、情感,而不能不加限制地放縱孩子的任性行為。
不是依靠懲罰和冷嘲熱諷,而是讓孩子承受犯錯帶來的自然后果。比如,父母提醒孩子帶傘,孩子沒有帶傘,結果下雨淋雨了,父母開始用冷嘲熱諷來說孩子,這就是父母教育的越界,因為這種教育失去了基本的尊重,對孩子的自尊傷害很大。
3、對于孩子邊界的建立,還需要父母對自己的性格和局限有深刻的覺察和理解,以避免把自己原生家庭的創傷傳遞到孩子身上。
比如說,一個在原生家庭里受到了過于嚴苛的限制和語言傷害的父母,可能會在給孩子定規矩時走向兩個極端,要么是過于松散和放縱,要么過于嚴苛和僵化。故而,一個父母對自己認識得越深刻,他在設立邊界時就越有彈性和效力。
——袁寒柏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