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訪者問:
「3 歲女兒 0 度天氣穿裙子媽媽放行」,教育中該讓孩子試錯嗎?
在黑龍江一位寶媽分享一段視頻,3歲女兒在0度低溫的天氣,執意要穿艾莎公主裙出門,媽媽放行并送女兒下樓。
心之愛咨詢師答:
試錯教育的內核是父母經過充分評估后,讓孩子在實踐中體驗錯誤決策引起的自然后果,從而修正歪曲認知,漸漸形成強健的人格。
3歲孩子0度天氣穿裙子到室外是一個極佳的試錯教育情境。孩子執意后放行且送到樓下,都能看出這位母親的細致和冷靜。
常識告訴我們,孩子在這種情境下試錯不會遇到太大傷害且完全可以承擔自然后果。如果有父母強行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我傾向于認為他們不是太過焦慮(他們自身太脆弱,從而把孩子視為易碎品),過度保護孩子。就是他們太固守于家長權威,從而壓制孩子的自由意志(哪怕這種意志不成熟)。這都反映出這類家長人格有待完善。
試錯教育關鍵點在于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自然后果。所謂自然后果是指一種行為在違背事物規律的情況下,極可能引發的后果,而人們對這種后果不附加任何是非對錯和價值評判。以這個教育事件為例。假設這個3歲小女孩在0度環境下玩耍,后來感冒發燒了,那么,感冒發燒就是這個事件的自然后果,孩子就必須為自己的選擇承受這份不適。
當孩子承擔自然后果時,父母最好持有一種共情和理解的態度,并相信孩子的自我修正能力。如果這個小女孩的父母因此批評、戲謔、嘲笑孩子,那么這就不是自然后果而是一種變向的懲罰,因為這里附加了父母對這件事情的是非對錯的評判,很可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對父母的信任。
在這個例子里,如果孩子感冒發燒,父母只要細致呵護孩子,理解孩子的痛苦就足夠,其他言行基本都是畫蛇添足。故而,當孩子試錯后,父母的策略就是成為孩子承受后果的盟友,否則可能將會挫敗孩子再次試錯的勇氣。
——袁寒柏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