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訪者問:
孩子在學校人緣不好,一直在孤軍奮戰,作為家長也無法融入家長圈,該怎么和其他家長處理好關系,幫助到孩子?
孩子(女孩)在學校班級里人緣不好,最主要的提現就是體育課解散自由活動的時候,沒有一個女生團體愿意接受她一起做游戲。為了讓她交到好朋友,我每天在校門口等待孩子的時候,都會堅持和其他媽媽聊天,堅持了2個星期后,我發現,我也融入不到這個圈子里,想法,行為認知完全不同。如果非要找相同點那就是希望孩子學習好。我和她們聊烹飪,后來發現人家對如何做菜不感興趣,感興趣的是你的餐桌上擺了什么,我和人家聊孩子日常,人家感興趣的是你的孩子學習成績和日常消費,我和人家聊我同學的高端認知,人家說這事是網絡里的點贊題材,我和人家聊我的東西可以用很久,人家覺得這是窮的代名詞,我和人家聊孩子牙齒的相關問題,人家開口就是你不要去小作坊看牙(可是我去的也是醫院,而且我也沒有說我去哪里看牙?。?。我們討論孩子的學習時間,學習習慣……最終都會被某一個家長帶到經濟領域。就連昨天下午我們說炒茄子是否削皮,我說我小時候家里吃茄子都是削皮的,現在長大了,才知道茄子皮里含有的營養物質,果肉里還沒有,和小時候的認知不一樣了。旁邊家長說(買來的茄子不舍得削皮,等到自己種植的茄子下來才舍得削皮)。面對這樣等等的場景,我就不會接話,看著人家變相的各種言語攻擊。同時,我也想不明白,一群窮人站在這里比誰富有,有什么好比的。請大神賜教,我如何才能和這些家長處理好關系,幫助到孩子。
北京心之愛心理咨詢師答:
非常理解你為女兒融入集體的努力,和難以融入家長圈的苦悶和不悅。你說你堅持了兩個星期后,發現你和其他家長的想法、認知完全不同,從而得出沒法融入家長圈的結論。
我們不妨列出你和其他家長的話題沖突,括號里附上我個人的理解,供你參考。
①你想聊烹飪,他們想聊餐桌上擺了什么。(烹飪技術含量大,只有對烹飪有興趣和體驗的家長方能與你聯結。實際上,家長可能并不具備這種能力,或者他們不想在隨意的閑聊中把話題搞得這么精細和復雜,故而只能說餐桌擺了什么,試圖和你進行表淺的聯結。)
②你想聊孩子的日常生活,他們想聊你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日常消費。(在等待孩子放學的暫短時刻,聊孩子日常生活的前提是家長必須對孩子日常生活有細致的觀察、體驗,且有即興表達的能力,他們的意圖似乎是尋找與家長們的相似之處,這就非常容易談到學習成績和日常消費,這兩個最敏感和普遍的話題,也容易操作。)
③你想聊你同學的高端認知,他們說是網絡里的點贊題材。(你聊你同學的高端認知,這與他們的生活體驗割裂了,必然失去話題聯結,他們只好用網絡里的點贊題材來打發你。)
④你說你的東西可以用很久,他們說這是窮的代名詞。(這里的語境非常不明確,我不能確定他們是在開玩笑或者有意的語言攻擊你。)
⑤你想聊孩子牙齒的相關問題,他們說你不要去小作坊看牙。(和烹飪類似,聊孩子的牙齒的相關問題,依然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且可能難以展開。他們勸你不要去小作坊看牙,似乎是向你表達出社交層面的勸告和關心,可能容易引起誤解,你體驗到的好像是諷刺。)
⑥你想討論孩子的學習時間和學習習慣,有家長把你帶到經濟領域。(學習時間和學習習慣又是一個很精細的話題,很多家長傾向于在特定時間、地點和熟識的家長專心討論,例如,兩個家庭一起郊游時,在短暫的閑聊時間里可能不愿意觸碰。)
⑦你想告訴其他家長你發現茄子帶皮吃更有營養,有家長說買來的茄子舍不得削皮,等到自己種茄子才舍得削皮。(你似乎是在向其他家長傳播一個知識點,而他們并不感興趣,正如你一樣,TA傾向于表達自己的生活體驗,只不過給你驢唇不對馬嘴的感覺。)
面對以上場景,你的體驗如下……括號里附上我個人的理解,供你參考。
①“我就不會接話,看著人家變相的語言攻擊?!保?/span>有時傾聽也是一種社交,甚至勝過表達。你說人家變相的攻擊你。從你描述的情境來看,我目前沒有完全體驗到。)
②“我也想不明白,一群窮人站在這里比誰富有,有什么好比的!”(這里你似乎在表達對其他家長的不滿,其他家長可能確實有虛榮和攀比的跡象,可是話說回來,如果你想和他們發生聯結,某種程度上不妨試著持以寬容和好奇的心態觀察,往往你可能看到他們身上更多的內容。)
總之,我感覺你和其他家長沒有誰對誰錯之分,只是交流意向可能錯位了。我感覺你之所以陷入難以融入家長圈的困境有以下原因:
一.你過度追求其他家長對你的認同,而沒有試圖尋找雙方共同的敏感點。他們試圖找到共同點,你又感到過于粗淺。
二.你對閑聊賦予了太重大的意義(為急切地想幫助女兒,背上心理包袱),刻意追求話題的準確性而沒有順其自然,而其他家長只想停留在表淺聯結層面。
三.你把其他家長表達與你不同的生活體驗和觀點,視為對你的變相攻擊,加重了你的委屈和憤怒情緒,實際上這可能投射的結果。
——袁寒柏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