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工作室最新的動態
                                                        「我的父母為什么如此掃興」引熱議,「掃興」的背后反映出哪些家庭問題?
                                                        發布時間:2023.09.04 關鍵詞: 原文來自:
                                                          

                                                        來訪者問:

                                                        「我的父母為什么如此掃興」引熱議,你遇到過父母「掃興」的情況嗎?「掃興」的背后反映出哪些家庭問題?

                                                        「掃興」,仿佛一種頑疾,盤桓在無數中國家庭中。沒有人能不渴望來自父母的肯定,因此,掃興的背后,也是一段又一段充滿了無奈與傷痛的中國式家庭關系,讀者@夏夏說,每次被父母掃興,一邊難過他們為什么要潑我冷水,一邊深悔自己為什么非要分享,然而下一次有喜歡的東西還是會忍不住分享,「親緣關系的痛苦就是一邊受傷害又一邊忍不住依賴」。

                                                        北京心之愛心理咨詢師答:

                                                        掃興往往是指在人最渴望給予肯定和享受愉悅感時,他人以相反的言行給予回應,從而使個體掉入與之對立的痛苦體驗中。

                                                        在中國傳統家庭中最典型的現象就是,當孩子因獲得自我意識中的成功而渴望父母稱贊和欣賞時,父母往往隨即給孩子以提醒、警告,甚至殘酷的否定。

                                                        例如,當孩子因獲得第三名而興奮開心時,苛刻的父母可能反問孩子為何不能獲得第一名?當孩子獲得不錯薪水時,父母可能埋怨,為何沒有獲得像親戚家中的某個孩子同樣的高薪,以至于讓他們沒有面子?當孩子沉寂于游戲和娛樂中時,父母可能警告不要玩物喪志……

                                                        這一系列的掃興行為幾無例外地會給孩子帶來碾壓性自戀傷害。

                                                        在掃興言行充斥的家庭,父母們有意無意地激發出了孩子強烈的羞恥感。

                                                        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國恥感文化的局限。

                                                        有不少父母可能毫無保留地內化了“知恥而后勇”的固有信念,掃興就是最方便且沒有難度的操作……

                                                        有不少父母,可能把個人和整個家族的希望、榮辱寄托在孩子身上,以補償失落的夢想,試圖用掃興強化孩子的奮發行為,這類似于再造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情境……

                                                        有不少父母有強烈的競爭和攀比心理,過于渴求世俗成功,這源于內在的原始嫉妒情感沒有被馴服,或者曾經歷過世態炎涼的歲月,掃興暫時的益處是釋放對孩子的攻擊性,長久的作用則是可以鞭策孩子追逐世俗成功……

                                                        有不少父母可能對孩子享樂感到陌生、恐懼和嫉妒。

                                                        他們以前過慣了貧瘠和困苦的生活,掃興一則可以保持個人體驗的連續性,二是把孩子當作自己的一部分來支配,以維持似曾相識的受苦情境。

                                                        與趨樂避苦的人性相比,人性中追求熟悉感的部分會更加穩固,如果再輔之以受苦磨煉意志的道德化防御,那么掃興言行簡直就難以撼動了……

                                                        基本可以肯定以上現象證明了不少中國父母在自尊調節上存在廣泛不適應的現象,掃興言行只是一個呈現方式而已。

                                                        在特殊家庭中(可能數量不少)父母有一方或者雙方都存在嚴重的自戀病理/障礙,這類父母的掃興言行可能達到了嘲諷、戲謔、貶低孩子的嚴重程度,只要孩子不能令自己滿意或者引起自己隱秘或者能察覺到的嫉妒情緒時,他們就可能以各種借口和愛的名義立刻打擊孩子,維護脆弱的自戀。

                                                        這種言行可能讓孩子體驗到父母赤裸裸的競爭、對抗、自私和冷酷。

                                                        最后要特別強調的是,對有嚴重自戀病理的父母而言,他們之所以不夸獎和欣賞孩子,并不是因為孩子做得不好或者他們的要求有多高,而是他們在所有人際中都存在著“你高-我低”或者“我高-你低”的競爭性的二元關系,而不存在“你好-我好”的平等和欣賞的二元關系。

                                                        這就嚴重抑制了他們贊賞和欣賞孩子的能力,仿佛夸獎孩子就是在貶低自己,故而只能以掃興的言行面對孩子那雙渴望被看見的眼睛。

                                                        當然,過于自戀的家長也可能過度欣賞孩子,不過他們只是通過欣賞孩子來滿足自己的自戀,這是因為他們把孩子視為自己的作品而已。那么,他們幾乎從不掃孩子的興,他們把孩子理想化成完美的孩子,甚至到逢人就夸的地步。

                                                        ——袁寒柏老師


                                                        廣告 侵犯少妇中文字幕|任我干天天干天天操|亚洲第一色图网站|天天日天天操天天日天天日天天操天天日天天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