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訪者問:
婆婆身體不好不能帶孩子,在家歇著。我爸媽被迫放棄高薪延聘來幫我辛苦帶娃,我心理很不平衡怎么辦?
北京心之愛心理咨詢師答:
感覺你們幸福平靜的生活是從有了孩子之后開始發生了轉變,之前多病的婆婆與大姑子一起生活,你們彼此來往不多,彼此相安無事。孩子出生后,關于孩子的養育事情上,產生出來一系列的麻煩,你的父母選擇放棄自己的事業,投入到你們的生活中。
你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在發生著一些變化,夫妻關系也不再像從前,你抱怨婆婆幫不上忙,感覺都是自己家這邊在付出,而老公那邊什么也幫不上。
你感受到了自己的生活在變得一團亂麻,但你并不清楚自己需要怎樣來應對。
其實你心里知道,對婆婆的抱怨“婆婆在家啥也不干歇著舒舒服服”,并不是真的對婆婆有什么指望,相反你也并不會期待讓婆婆來幫助到你們,你只是為自己的父母感到不平衡,因為他們一直在為你而付出,甚至愿意放棄自己的事業。
可以靜下心來思考一下,為什么家里多了寶寶之后,生活開始變得無序?
感覺家里因為多出了一個生命,整個家庭陷入了多重的危機中,尤其在關于寶寶的養育問題方面??梢愿钊氲亓私庖幌?,孩子為什么會吐奶嚴重?嚴重的程度是怎樣?是否也有不吐奶的時候?這種情況下是發生了什么可以不影響孩子吐奶?
月嫂24小時的監護與照顧孩子,這確實不現實,家里不停換月嫂,父母及親戚們等被擾動,仿佛你的生活一下進入到一種無計可施的混亂狀態。這樣的狀況會與你自身的情緒狀態有著緊密的關聯,感覺孩子的出生帶給你內心深處巨大的擾動,體現在身體層面,也會反應在日常的生活狀態中。
母親情緒的穩定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嬰兒有自身天生的性格特質,同時也會通過日常的喂養觸碰敏感地接收到母親的情緒。對于嬰兒來說,處理轉化情緒的能力是有限的,直接地通過哭鬧或軀體上的反應,是嬰兒在表達著自己內在的感受。
照料養育孩子的過程,仿佛激活了你內在的恐懼與焦慮感,推動著你不斷向外界需求著幫助,而父母的投入付出,似乎又引發出你內心另一重的焦慮,即自己的無能感,由于自己能力的不足夠,而導致了父母做出自我犧牲。
因為對新生兒的養育,你內心體驗到的很多錯中復雜的感受與情緒,需要多花些時間進行梳理與澄清、思考,這樣能夠幫助自己的生活逐步回到有序的狀態中。
與老公的爭吵,是你在向老公尋求著幫助,但當你心里還不足夠地清楚自己究竟想要怎樣的幫助的時候,只是單方面的發火,以及指責婆婆的不付出,并不能讓他理解你內心深處的焦慮感,反而會讓你們之間的關系產生疏遠感。
可以好好回顧自己所經歷的這一場變化,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去思考為什么轉變會發生在孩子出生之后,尤其你所強調的父母為此所做出的自我犧牲,這其中似乎流露著一種感覺,即養育下一代需要付出自己的犧牲,因此婆家沒付出,是不公平的。
犧牲付出是一種現實,但不代表現實的全部,通過養育孩子,我們會體驗到方方面面的感受,有自我舍棄犧牲的部分,也有著無法被替代的天倫之樂。這是一種選擇,為了自己所想要的做出選擇,同時承擔起對放棄割舍部分的責任。
當你感受到面對父母的付出,內心有強烈的愧疚或自責的情緒時,嘗試接納自己的感受,可以去對父母表達感恩,認可他們的選擇,并與他們共同享受當下的天倫之樂。
嬰兒日新月異的成長變化,常常會激發起我們內心很多愉悅積極的感受,這是很難得的體驗,有父母的共同見證與陪伴,彼此都是很開心的事情。
不管是父母的幫助,還是請保姆來解決家務問題,始終無法取代的是自己需要有信心與能力擔當起養育孩子的功能,這樣才能真正處理好當下家里的困擾。
日??梢猿Ec老公一起探討交流養育過程中彼此的情緒感受,共同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別人都只是幫忙,但你們兩才是真正的養育承擔者,如何構建形成你們的聯盟,成為到位的爸爸媽媽,值得你們共同溝通交流。
——劉麗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