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教授
青少年網癮顧問
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創始人
世界《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的制定者,該標準被西方稱為“陶氏標準”,是目前唯一一位西方認可的制定診斷標準的華人
301醫院第七醫學中心專家、教授、研究生導師
聯合國國際生態生命安全科學院院士
國醫堂生命科學院院長
原首都醫科大學臨床心理系副主任
原全軍心理衛生指導中心負責人
牛津大學《行為成癮》編委
德國斯普林格《物質與非物質成癮》主編之一
陶然教授在國際上第一個提出抑郁癥是免疫紊亂導致的代謝性疾病,對抑郁癥、睡眠障礙、帕金森、老年癡呆、成癮等的防治療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方法,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他對各種慢病及疑難雜癥有獨到的見解和治療理念。
陶然教授科研曾榮獲全軍科學進步二等獎,有50多項發明專利。
曾被評為北京市優秀醫務工作者。
出版專著15部、發表文章(含SCI文章)200多篇。
曾被《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美國《科學》雜志《時代周刊》德國《明鏡》周刊報道,以及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新華社等500多家媒體報道。
陶然教授出生于中醫世家,先后到美國、德國、日本訪問學習,學貫中西。近20年來對慢病的高發原因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提出了氧化醫學與細胞活化理論、飲食與基因不匹配理論、能量醫學理論、通榮生命學理論、整體平衡理論,以上理論為慢病的防治提供了有效的干預和解決方案,為慢病治愈提供了可能。以上理論已出版成書,書名如下《西醫治不好的病》《能量醫學與健康之道》《解讀中國人的情緒》《網絡成癮的探析與干預》,英文版《物質與非物質成癮》、《行為成癮治療》。
陶然教授研究的理論被國際同行評價為杰出的創新,眾多外國知名媒體紛紛來京采訪,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泰格艾格奈瓦克·蓋圖對陶然教授的貢獻親表祝賀。